最近很常收到投資朋友問我:
「某某股票很好,為什麼不在艾蜜莉觀察名單?」
-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一種狀況,
對於某些公司特別容易理解,
就算從來沒有接觸過它,
但因為相關產業你可能略懂略懂,
所以只要花一點時間很快就進入狀況,
-
但反過來也會有一些公司,
花了很久做很多功課,
最後還是一知半解…
-
其實這就是和個人的「能力圈」有關,
成長經歷、就讀科系、工作環境都是形成它的因素,
-
舉例來說:
A先生家裡開鞋店,長大後也在相關產業工作,
那寶成、豐泰及鈺齊就在他的能力圈內;
B小姐一畢業就去台積電上班,
半導體產業就是她的能力圈,
-
也就是說,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不同,
就算用同樣的操作方式、投資邏輯買同一檔股票,
也可能會因為對產業或公司的見解不一樣,
導致有人是賺錢的、有人則是賠錢。
-
專攻原本就屬於自己能力圈內的投資領域,
把這些領域的每一筆投資報酬率都放到最大,
就是一個相對容易提升績效與降低風險的方式。
-
但也要注意,能力圈並不是靜止的,
它會隨著科技的進步、產業的洗牌而持續變動,
就像電腦系統一樣,時常都要維持在最新的狀態,
這個可以透過持續學習、閱讀財報、財經期刊來達到,
-
其實我很常鼓勵大家,
跟我一起回覆其它投資朋友提出的問題😉
因為要維持或是提升能力圈,
我認為最快的方式除了和專業人士接觸以外,
也可以「從其他人的問題或是錯誤中學習」
-
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,
不可能去經歷所有領域的問題或是錯誤,
這時候別人提出的問題,
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
而且如果只是一味的獨自學習,
能接觸到的領域和深度是相對有限的。
-
所以,回到開頭的問題,
某某股票很好,為什麼不在艾蜜莉觀察名單?
其實不是它們不好,
只是台股有一千七百多檔股票,
不可能把全部好的都放進去😂
換句話說,
觀察清單內的股票就是我的能力圈。
-
認同的話可以幫我按個讚唷👍👍
-
#我沒有Line群組都是詐騙